鎮(zhèn)江鍍金闡述鍍金的發(fā)展史
電鍍黃金的歷史非常悠久,早在17世紀就有了雷酸液鍍金的方法,真電鍍金工藝最早可以追溯到1805年意大利科學家Brougnatell教授的研究。此后的100多年間,歐洲盛行電鍍鎳、銅、黃銅,僅少數(shù)電鍍廠為了滿足富人的需要而進行鐘表、隨身裝飾品、金屬餐具等的鍍金。與此同時,美國進行的主要是與珠寶精細加工有關的鍍金。
1838年,英國伯明翰的G. Elkington和H. Elkington兄弟發(fā)明了高溫堿性氰化物鍍金,并取得了zhuanli。它后來被廣泛用于裝飾品、餐具和鐘表的裝飾性鍍薄金,成了以后一個世紀中電鍍黃金的主要技術。其作用的基本原理到了1913年才為 Fray 所闡明,到1966年Raub 才把亞金氰絡鹽的行為解釋清楚。在電鍍金歷史上第--次革命性的變革是酸性鍍金液被開發(fā)出來。
早在1847年時,Derulz曾冒險在酸性氯化金溶液中添加氫氰酸,發(fā)現(xiàn)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良好的鍍層。后來Erhardt發(fā)現(xiàn)在弱有機酸(如檸檬酸)存在時,氰化亞金鉀在pH= 3時仍十分穩(wěn)定,于是酸性鍍金工藝就誕生了?,F(xiàn)在人們已經知道,氰化亞金鉀在 pH=3時是有可能形成氫氰酸的,但氫氰酸在酸性時會同弱有機酸形成較強的氫鍵而被束縛在溶液內。而不會以劇毒氣體的形式逸出來,這就是為何酸性鍍金可以安全進行的原因。
到了20世紀40年代,電子工業(yè)的快速發(fā)展鼓舞了人們對電鍍金在科學上和技術上探索的興趣。當時要求的是如何獲得不需經過拋光的光亮鍍層,而且可以精、確控制鍍層的厚度。這就提出了尋找合適光亮劑的問題。
1957年,F(xiàn). Volk 等人開發(fā)了中性(pH 6.5~7.5)氰化物鍍金液。還發(fā)現(xiàn)若加入Ag、Cu、Fe、Ni和 co等元素后不僅可以提高鍍層的光亮度,也可獲得各種金的合金,所用溫度為65~~75℃,槽電壓為2~3V,緩沖鹽用磷酸鹽。到了60年代,各種酸性的和合金系統(tǒng)的鍍液被開發(fā)出來,而且發(fā)現(xiàn)了它們的一些特殊的物理力學性能。例如良好的延展性、耐磨性、耐蝕性和純度等。在1968年至1969年間,國際黃金價格急劇上漲波動,為了降低成本,減少在不必要的地方也鍍上金,因而發(fā)展出了局部選擇性鍍金的新技術。到了20世紀60年代后半期和7o年代,無氰鍍金取得了重大進展,這是電鍍金歷史上的第二次革命。
24小時服務熱線0511-85958299
郵箱:ase@aseplating.com
地址:江蘇省鎮(zhèn)江市新區(qū)大港越河街199號